写杨瀚森的时候,不少兄弟在评论区留言:
“别忘了,葳少也在冲击NBA啊,帝哥你怎么一字不提!”
两集连播,这不来了嘛。
林葳的筑梦新闻,在社交媒体上引起的风浪,远远没有杨瀚森大。这并不是杨的团队更会宣传、包装。
而是很直接篮球原因:选秀行情的差距。
如果说,杨瀚森的很大概率会在第二轮被选中的话,林葳的落选概率是99.99%,咱不把话说死。
林葳,本赛季CBA联赛常规赛,林葳场均得到21分3.3篮板5助攻1.4抢断,为本土得分王;季后赛场均30.5分6.5篮板11助攻1.5抢断。
如果只在自家层面,可以称之为惊艳,年纪轻轻就成为了得分王,我也不止一次觉得,国家队应该试试他这种风格的球员,用好了说不准能带来惊喜。
道理很简单,他手感好的时候能把球拔进,这是林葳区别于很多本土后卫的特点。
但是,他的这个特点,放到美国篮球的大环境里,放到NBA选秀的世界里,就不能称之为特点了。
特点都是对比出来的。
林葳,一号位的身高,二号位的打法。
他能得分,但支配球能力、防守习惯、运控能力、身体对抗,都是明显弱环。
要说得分能力强的后卫球员,NCAA、发展联盟一抓一大把,最直观的例子就是无法在NBA生存的CBA小外援,在我们这就是神仙。
论把球拔进的能力,林葳比得过正在打CBA总决赛的杰曼和布朗么?
有明显差距的。
记得去年的时候我说过,中国的中锋球员是更容易接近NBA的,这也是杨瀚森有机会打出来的原因。
5号位不管在什么联赛都是稀缺资源。
咱出品的中锋,典型亚洲内线球员特点,往往有高度,并且有篮,所以容易被选上。(王治郅、巴特尔、姚明、易建联...)
但锋线和后卫,想打NBA,真的太艰难了,需要面临极其残酷的竞争环境。
我们的外线,一没身体素质,二没突出技术。
那既然这样,林葳去冲击的意义是什么?
崔永熙去年走的路,可以称之为投石问路,他登陆NBA方式,起点是最低的。
他是从最底层打拼上来的,是求着NBA给机会的。
像林葳、曾凡博以及以后的年轻球员们,能不能复制崔永熙的路?
这是更具备现实意义的。
出去不是为了一定要选上,出去是为了提升自己开阔眼界,有了选秀这个经历,哪怕去国外其他高水平联赛,也行。
有消息称,如果葳少在NBA没有得到机会的话,他可能会去澳大利亚打球。
退一步讲,哪怕下赛季他回到南京队打球,把这趟旅程当一个暑期的训练营就好了。
终有一天,会看到走出去的意义。
林葳签约的经纪公司为Lift Sports,由迈克-米勒创办。
旗下球员有莫兰特、班凯罗、温德尔卡特、克里斯蒂兄弟、罗威、琼斯、贝弗利、古德温等等。
葳少没有入选NBA官方的芝加哥联合训练营75人名单,所以不能像杨瀚森那样曝光。
但是,他美方经纪公司已经安排了Pro Day训练。
期间,也会邀请众多NBA球探前来考察球员。
本月底,他将飞往意大利参加阿迪达斯全球训练营,之后回到美国进行NBA球队的单独试训。
无论如何,这都将是林葳的职业生涯里,一个难忘的夏天。
上一篇: 14点33分!正式确定!辽宁篮球又一大手笔制作,辽宁球迷福音来了
下一篇: 返回列表